More

Guam Trip Builder

You have the following items saved in your itinerary. View Trip
Go
Go
menu icon close menu icon

塔穆寧/杜夢/哈爾夢

Tamuning/Tumon/Harmon

塔穆寧天主教堂:聖安東尼教堂
節慶:6月
杜夢天主教堂:聖維多力斯教堂
節慶:1月 

 

村莊介紹

這區最大的地理特點是奧卡(Saupon)岬角的高地,它將杜夢(Tumon)、亞加納海灣(Hagåtña bays)及杜夢灣區(Tumon Bay)分開,杜夢灣區四周都是懸崖,至上杜夢/哈爾夢 (Upper Tumon/ Harmon) 一帶地勢才比較平坦。

杜夢以美麗的白沙灘和受保護區水域而引以自豪,過去40年成為了關島熱門的旅遊景點,塔穆寧則是商業和住宅區,而哈爾夢曾是二次大戰的機場,現在是工業區。

村莊歷史

塔穆寧和附近的地區擁有悠長歷史。杜夢灣附近發掘出大量考古證據,顯示杜夢灣憑著湧泉及岸邊垂釣,成為了島上人口密集的地區。17世紀末,西班牙人佔領關島後,杜夢、伊包、亞朴關都是主要村莊。不過,西班牙-查莫洛戰爭後,這區變得人跡罕至。

隨後的兩個世紀,這地區主要用作放牧、狩獵及捕魚。1894年,派利斯總督建塔穆寧村,收留1848年遭颱風摧毀家園的加羅林人。

美軍統治時代期間,這區變化頓生。舒羅德總督不滿加羅林人的風俗,1901年將加羅林人送到關島北部的塞班島,該島後來歸德國管轄。1902年,舒羅德在伊包設立痲瘋病區域,直至1912年將病患流放到菲律賓。到了美國海軍時期,島民開始在這裡定居,建立了迪迪多村,範圍包括哈爾夢的生力釀酒廠的現址、塔穆寧及杜夢。杜夢在當年是受歡迎的捕魚和製鹽的區域。

二次大戰令杜夢-塔穆寧地區天翻地覆。迪迪多村的村民不用離開家園,得以照常生活,但杜夢灣卻遭日軍封鎖,村民不得在該區放牧。1944年關島從軍事勢力解放前,這地區的居民被送進日軍的集中營。戰後,居民逐漸返回家園,他們發現家鄉和放牧的地方已被美軍徵用為新哈爾夢空軍基地,範圍由戀人岬和烏古都,伸延至現在的機場大道和海軍陸戰隊大道。杜夢灣的大部分土地被列入美國陸軍航空兵團的康樂用地,不對外開放。